英歌舞简介
2025-03-14 19:19:52
英歌舞简介
英歌舞是一种流行于潮汕地区的民间广场舞蹈,起源于明代中期,融舞蹈、武术、戏曲于一体,表演形式粗犷豪迈,气势磅礴。它主要取材于《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表演者通过舞蹈展现英雄们的豪情斗志。
英歌舞的表演者通常为男性,人数多为偶数,少则24人,多至108人。他们画着梁山好汉的脸谱,身着武士服,手持特制的双短棒或小鼓,随着激昂的锣鼓节奏起舞。舞蹈动作刚劲有力,包括“耍槌花”“击槌”等,队形变化丰富,如“双龙出海”“猛虎下山”等。
英歌舞的表演分为“前棚”和“后棚”。“前棚”是主体部分,主要表演舞蹈;“后棚”则以锣鼓伴奏或表演杂耍等。此外,英歌舞还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潮阳英歌以豪放遒劲著称,普宁英歌则以威猛雄浑闻名。
英歌舞不仅是艺术表演,更是潮汕地区文化精神的体现。它象征着吉祥平安,具有驱邪除恶、祈福迎吉祥的意义。2006年,潮阳和普宁的英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外联部 王懿宸
图:百度
嗷呜15
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
易班心情: 无
还能输入140字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