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健康教育宣传|肺结核防控宣传(一)

健康教育宣传|肺结核防控宣传(一)

2025-03-23 19:29:23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纪念日,为每年的324,以纪念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此来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


    结核病是世界上最大的传染病杀手之一。2023130万人死于结核病,2022年新发结核病患者1060万人 ,202241万耐多药/耐利福平患者。我国是结核病发国家之一, 我国2020年估算,结核病新发患者数84.2万。

常规抗感染治疗,影像无吸收,谨防结核

41岁的张先生

体检发现双肺阴影5年,咳嗽咳痰5月余,发热半月余。

出差后出现发热,体温39.7℃,伴畏寒,咳嗽,少许白痰。

抗感染治疗一段时间后,胸部CT前后对比,两肺渗出无明显吸收。

气管镜检查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确诊:浸润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

 

年轻男性,警惕肺结核

26岁的王先生

入院前半月余起出现咳嗽,前期曾健身劳累,无咳痰、咽痛等其他不适,未予重视。一周后出现发热,夜间体温最高38-39.5℃,伴畏寒、寒战、肌肉酸痛

胸部CT增强阅片,右肺下叶炎症较前好转,右肺上叶炎性灶、空洞无明显改变。

气管镜检查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确诊:继发性肺结核。

咳嗽>2周,当心结核病找上门

30岁的李女士咳嗽咳痰伴盗汗3月有余,干咳为主,少许白痰。起病初伴发热,肌肉酸痛。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感染性病变,肺结核可能。

气管镜检查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确诊:浸润型肺结核。

血糖一定要控制,结核病“偏爱”糖尿病

76岁的孙阿姨

间断咳嗽一年余,发现肺空洞半月。既往血糖控制不佳。

胸部CT显示右肺中下叶感染性病变伴空洞。

气管镜检查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确诊:继发性肺结核。

关于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菌可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除牙齿和毛发),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易感人群

暴露于高发人群的儿童(未接种卡介苗)

吸毒者

与结核病病人密切接触

妊娠或分娩后妇女

老年人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

患糖尿病、矽肺、艾滋病等疾病者

接受血液透析或长期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长期处于过度紧张、过度疲劳状态者(如学生、白领、电脑游戏迷)

营养状态差

研究显示:75%的肺结核病患者年龄在15-54岁间。各年龄的成年人均有,年轻人也会患肺结核。有肺结核或肺外结核病,但未治疗或不规则治疗;胸片(CT)显示钙化、结节、纤维化的人易患活动性结核病。

传播途径

结核菌主要经空气传播。

结核菌由飞沫传播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每个人都可能感染结核菌。

 

感染后一定得病吗?

免疫力强者

感染菌量少或结核菌毒力低,常不发病,是结核潜伏感染者。

免疫力差者

感染菌量多或结核菌毒力强,发展为结核病。

    结核潜伏感染者一旦免疫力下降,可进展为结核病。

    结核病流行之广,遍及全球,自化疗药物的相继问世,如今,结核病是可治愈的疾病,但其仍是个严峻的社会公共问题。

 

共抗结核病

结核病的症状

大多数:慢性起病,不知不觉

少数:急性发病

 

全身症状

    乏力、疲倦、周身不适 发热畏寒午后低热部分高热 夜间盗汗食欲减退 体重减轻 月经失调

呼吸道症状

    持续咳嗽 咳痰:白粘痰 咯血:少量或大量咯血 胸痛:吸气时明显 喘鸣 呼吸困难

    约20%的肺结核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误诊、漏诊。

    肺结核病的诊断途径

    胸片、胸部CT

    PPD皮试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痰涂片找抗酸杆菌和分枝杆菌培养

    痰结核菌基因学检测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检查

    肺病灶活检

如何提高痰检阳性率

    早晨 漱口 深呼吸咳痰咳深部痰 用医院的无菌痰杯盖紧杯盖 新鲜送检避日光


如何治疗结核病?

  • 抗结核化学药物(化疗):决定性作用。合理的化学治疗可使病灶全部灭菌,痊愈。

  • 休息和营养疗法:重要的辅助作用。

  • 联合免疫增强剂:耐多药、难治的结核病人。 

  • 抗结核病化疗十字原则早期联用:至少三个一线抗结核药物 

  • 适量:确保疗效,减少副作用

  • 规律:每日服药 

  • 全程:肺结核疗程至少6个月

一线药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

链霉素

抗结核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 结核病专科医院/专病门诊规范随访治疗

  • 严格遵从医嘱

关于结核病

   结核病是可预防和可治愈的疾病,经过规范全程的治疗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不坚持治疗,普通的结核病会变成顽固的耐药结核病耐药结核病治疗难度大、治愈率低、社会危害大。定期体检及时就诊,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规范全程治疗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本篇文字和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上海瑞金医院


还能输入140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正在加载中,请稍等...

活动

1/3

话题...

返回顶部
主题管理
置顶
删除
加精华
修改
打气
屏蔽
转发
禁止回复
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