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国产版《深夜食堂》豆瓣2.3分 不遗余力地摧毁人心

国产版《深夜食堂》豆瓣2.3分 不遗余力地摧毁人心

2017-06-28 14:10:41

国产版《深夜食堂》豆瓣2.3分 不遗余力地摧毁人心

黄磊等主演的中国版《深夜食堂》于6月12日正式播出,隔天豆瓣评分从早上的2.9分掉到晚上的2.3分,在该剧上豆瓣网友表现出的同仇敌忾的决心,给了错估观众的广告商和制片方一记重拳。

大家原本有足够强大的心脏在“广告中穿插叙事”和“中考语文及格线以下的对白”中游刃有余,《深夜食堂》除了不遗余力地在上述两项上持续推进之外,还以其肆意消费人设、不顾语境地生搬硬套、狗血鸡汤乱泼,终于以极低的评分成为一个“现象级”作品。

截止6月13日24时,中国版《深夜食堂》评分停留在2.3分,89%的人给出一星评价。不过到了6月14日16时,评分仍然停留在2.3分(评论人数增至2.9万,90.8%的人打一星)。

国产版《深夜食堂》比这些剧的分数还要低……

关于豆瓣众口一辞的一星评价,有人表示:“不给《深夜食堂》打1星的是什么心理?”

看着网上恶评如潮,我都要怀疑这是恶意营销了,因为我就是这样抱着强烈的求知欲,打开了中国版的《深夜食堂》。

和日版《深夜食堂》惊人相似的开场,烹饪的东西一样,台词一样,老板的衣服一样,连老板脸上那道疤都一样。

“卖家秀”

“买家秀”

国产版中也是完全日式居酒屋的布景

黄磊的那张琐碎的居家男人的脸,换上一身日式服装,再加上沉默寡言的人设,真是大写的违和(即使不是日剧的粉丝,前不久刚看完《向往的生活》的观众,可能也会感到违和)。

也许剧组看重的是黄磊的厨艺,我安慰自己。

但是接下来的剧情,基本上就围绕了老坛酸菜方便面进行。

这说了大半集的老坛酸菜方便面跟料理到底有毛关系

好不容易绕开酸菜方便面,做点儿别的料理,也是糊弄事儿的。这五个小香肠要卖30块!

也许穿插广告也是剧组需要,可能人物会比较有特点,故事会比较有意思,我安慰自己。

但是我又看到这样的情节:

再插入广告。

店里的两个男性常客,挤兑女博士和名牌控。

傻白甜追着帅哥拍照。

接下来就是两个同样爱吃泡面的姑娘教傻白甜如何钓凯子,以及不知怎么着就喝大了,开始灌鸡汤。

第二集接着讲老坛酸菜方便面和生拉硬拽友谊:

第三集讲徐娇饰演的奇奇在深夜食堂偶遇刘昊然饰演的天才制作人“小杨老师”,奇奇唱歌走红,第四集讲奇奇得癌症死去。

第四集中,老板做了鸡蛋灌饼卷油条,实力回应了大家对于《深夜食堂》没有中国特色美食的质疑。

故事看到这里,为之后的几十集内容奠定一个大基调:广告插入,食堂里面毫无意义的矫情的拌嘴,每一集到场几个明星带着自己的故事浮光掠影地走个过场,末尾撒一把不外乎要体会孤独、珍惜友谊、享受人生之类的鸡汤。

唯一有变数的应该就是在这空中楼阁一样的日本布景中,和广告与做饭之间的时间内,到场演员如何不流于做作地完成自己的表演。

各位客串明星中,感觉姚安濂老师更适合扮演刀疤老板,可惜他挑战自己去演嗲嗲的小寿叔。

三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大打出手,两个猥琐的男人坐在一边录像和看热闹,故事讲到这里,真是让人悲伤。

日版《深夜食堂》中的安静和缓慢,潜流一样克制的感情搬到中国,被进行这样浮夸的改造,这是对观众极大的不信任以及侧面显示出故事讲述者极为浅薄恶俗的审美品味。

日本很知道如何扬长避短,他们珍视既有的一切,日本是岛国,多地震,物资匮乏,且长期对于礼仪和传统的继承,使得他们对一切都有着先天的敬畏感和体现在做事上的仪式感。

中国没有居酒屋文化,国产剧也不擅长拍缓慢、琐碎、克制又人情丰沛的题材,从角色、场景到食物,中国版的《深夜食堂》是个大写的操之过急,就像一个建构华丽的空中楼阁,因为底儿虚处处漏风。

在中国版的《深夜食堂》中,故事、人物、美食彼此都是剥离的。谁也借不着谁的光,美食不沾染人气儿,因而没有感情和温度;人不借助美食,因而一颗心彷徨而无所慰藉;食堂只是一个空泛的背景,到场的人物单薄苟且,一脸的矫揉造作但一看就没什么故事。一切都像是一个生拧的“为赋新词强说愁”。

在一个好的拍食物、拍人情的片子中,情节与故事应该是有生长性的,食物映照着人情,食物是某种点缀,食物要负担起承转合的作用,必要时亦是某种寄托,在一切都流逝不在的时候,正如我们检索脑中存留的印象来勾勒某段惦念一样,食物成了离开的人留给尚在的人最后的回忆。

比如是枝裕和的电影中,无处不在的对于食物的刻画:

《比海还深》中,树木希林演的母亲大半生蜗居在一个小小的单元楼中,一生节俭,儿子回来时,她拿出自己冻的冰激淋,母子两人用勺子想凿一点冰吃,这样的画面饱含深味,在凿冰发出的持续的声响中,这个儿子对于母亲的辜负不言而喻,他让父亲离去以后的母亲枯守着这个家,且持续着拮据。

这里是离婚后的儿子和儿媳以及孙子在一个暴雨之夜困在母亲家,母亲开冰箱拿出东西烹饪。冰箱里是井井有条的,冰满了一个个小塑料袋的食物。

这是一个母亲维持生计的力度,这些小的情节对人心作出引导,看似无关要害,但是一点点在人心里生长着。

饭后一家人休息了,母亲晚上披衣起床,和儿子有了一场谈话,浅白的道理说得满含深情。

《比海还深》中出现的食物都是弹不虚发的,这些食物是构筑故事情节很重要的一部分,且带着自己的使命和情感为凸显人物的命运而开疆拓土。

在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记》中,也常对某一种食物前后呼应地描写,比如梅子酒。

姐妹们小心保存着外婆酿的梅子酒,在丢下她们的母亲回来参加丧礼的时候,尽管对这样一个母亲有心结,大姐还是拿了梅子酒给母亲。姐姐带着小妹妹看外婆酿的梅子酒,梅酒作为一个很关键的意象,将三代人勾连起来。

然后我们来看故事中的人。

《海街日记》四姐妹

四姐妹在海猫食堂点餐时,四双眼睛明明灭灭地张起来;

《如父如子》中两个家庭

《如父如子》中,被抱错的孩子回到新的家庭后不同的吃饭场景,一个家庭是夫妇两人相对冷清的,一个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对着一盘煎饺赞不绝口的。你会觉得演的痕迹很弱,大人低着头吃饭,小孩子迫不及待地伸出手。

日本电影版《深夜食堂》

故事情节和人物都是有张力的,日本版《深夜食堂》着意将人物的身份安排得不同寻常,异装癖、脱衣舞娘、寡妇,再加上偶然发现的一个骨灰罐,散拼的人物故事就有了主线。

中国版《深夜食堂》,看到这三张或一脸愚蠢或一脸嫌厌表情的脸,就觉得心里难受。

还有这三位大哥,作为看客和霸凌人士,你完全猜不到除了能说说广告,他们还能发挥什么作用。

如果说这是一场邯郸学步,可笑的不是在布景和服装以及食物上的亦步亦趋,可笑的是主创团队凭着一己之见对故事内质的偷偷置换。将故事里温情、生长性的绵密情感,全部用狗血的台词和平面化、毫无深度可言的人物取代,并将深夜的一种慰藉置换为钓凯子的说教和男人对女博士与购物狂的调笑。

大家对于中国版《深夜食堂》容忍度如此之低,除了广告商和烂编剧的牵累,还要归功于该剧在摧毁人心中最后一点信心和温存上所做的努力。

《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问题餐厅》等日本影视作品共同构筑起来一个“异度空间”,有一个角落能让你直面本心,能卸下防备稍微放松一下自己的心。

不管你是谁,你的身份在品尝食物的时候都是无效的,你能看到每个人的琐碎和孤独,能用一份食物稍稍宽慰自己。在这里,每个人都不吝用最大的善意去揣测别人。

这是每个人存放秘密的地方,是人的信心所在,是温情所在。

很可惜,中国版《深夜食堂》更像是单位食堂,只为饱腹。

最后,真的是想说说黄磊,从影这么多年毕竟也老艺术家了,凡事过犹不及,差不多得了。

从2002年的《似水年华》中常一脸错愕和悲伤的文,到《橘子红了》俊秀的容耀辉,近些年的《我爱男闺蜜》里,嘴碎又自卑的方俊,对于角色的诠释都是相对完整的。

就连之前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里,大厨的人设也是没出什么乱子。黄磊艺高人胆大,这是赶上新一波水逆了,珍重。

 

还能输入140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正在加载中,请稍等...

返回顶部
主题管理
置顶
删除
加精华
修改
打气
屏蔽
转发
禁止回复
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