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种饮料一起喝会永久损伤大脑
现如今,超市架子上的饮料实在是琳琅满目,包装上叫法也多种多样:运动饮料、维生素饮料、电解质饮料、营养素饮料、能量饮料……
在国家标准里,有“特殊用途”的饮料也确实主要有这几类[1]:
运动饮料:为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
营养素饮料:添加适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以补充机体的营养需要,如营养补充液;
能量饮料:添加适量营养成分或特定成分,为机体补充能量,或加速能量释放和吸收;
电解质饮料:添加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及其他营养成分,能为机体补充新陈代谢消耗的电解质、水分。
总体来说,除了主要成分——水以外,这些饮料的成分比较相似(具体产品略有不同),一般都包括:
1.维生素: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烟酰胺等;
2.矿物质元素:如钾、钙、钠、镁、锌等;
3.牛磺酸
4.糖
5.盐
6.咖啡因
我们知道,在大量出汗后,身体会丢失很多矿物质元素。
这时,如果你想通过喝“功能性饮料”来补充,那么一定要睁大双眼,先看一下营养成分表。
一些在名字、广告或包装上把自己和运动场景联系在一起的“运动饮料”或“能量饮料”,可能只是一瓶只加了些维生素的“小糖水”或“小咸水”。
一般来说,如果号称自己是“能量饮料”,那么都会添加一种物质——“牛磺酸”。
平心而论,它确实很有用——保护人体细胞,抗氧化、抗凋亡、抗炎,让人精力满满,更不容易累[2-3]!
不过,它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不是指身体不需要,而是本来身体就可以自己合成,不是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此外,不少功能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也不低。
那么,为了保持清醒、恢复体力或让自己更兴奋,可不可以把这些“功能性饮料”和酒一起喝呢?
最近在一篇发表于《神经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的论文中,来自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和卡塔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将酒和能量饮料混在一起喝,或许会给大脑带来长期的伤害。
他们把处于青春期的雄性大鼠分为四组:
1. 只喝水
2. 喝酒
3. 喝某种能量饮料
4. 喝酒与能量饮料的混合饮料
再通过仪器扫描它们的大脑,并对它们进行行为测试,以评估认知功能。
一开始,喝“酒+功能饮料”的大鼠确实变得更兴奋,并产生了更多的神经营养因子(BDNF)——这是一种有助于学习与记忆的物质。
但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两种与认知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大脑功能也出现大幅下降。
结果发现:“酒+功能饮料”混着喝,危害最大[4]!
研究人员认为,在青春期混合饮用酒精和能量饮料,可能会产生比单独饮用它们更严重的效果——影响大脑海马区的可塑性,导致认知受损、记忆受损和行为障碍等。
这些损害可能在青春期就能显现出来,并会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
虽然研究结论还不能直接推广到我们人类身上,但还是给大家提了个醒儿:这两种“喝着爽”的饮料,尽量不要“混着喝”。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