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29日,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工作。本次普测涉及三个年级共2000余人,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全覆盖”,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精准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心理健康普测由心理健康活动中心负责实施,为确保普测工作科学、规范、高效推进,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制定详尽的测评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了“筛查-预警-干预”全链条机制。从测评流程的细化分工,到场地设备的调试准备,再到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确保普测工作顺利开展。




此次普测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量表(MHT)”,该量表能全面评估学生在情绪、压力、人际关系等多维度的心理状态。更为亮眼的是,本次普测首次引入AI 心理机器人参与心理素质测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打破了传统测评模式的局限,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更精准、更高效地捕捉学生的心理动态。借助 AI 技术,学校、老师与家长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压力和心理韧性情况的内心世界,既方便老师和家长根据报告制定针对性的帮扶策略,也可让学生通过报告清晰认识自身心理状况,获取实用的心理自助方法,真正实现 “一人一策”的心理健康指导。
测试期间,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谌明举及学工部相关负责老师多次前往测评现场,仔细查看学生答题情况,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普测流程的运转情况。各班级班主任给予大力支持,提前向学生讲解普测的目的与意义,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还协助工作人员组织学生有序入场、规范答题,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安静、专注的环境中完成测试,保质保量完成本次普测任务。整个普测过程,各环节安排合理、衔接紧凑,忙而不乱、高效有序。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已成为一项常规工作,而此次针对全体在校学生开展的普测,是学校第二次实现“全覆盖” 筛查,建立、追踪并不断完善全部年级所有专业在校学生的心理档案,做到“全流程”;通过横断比对和纵向追踪,不仅能在宏观上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也能在微观上临摹出每个学生在校三年时间内的进步轨迹,达到“全分析”。同时,学校还正逐步加强和完善家校协作、医校共建的常态联动合作模式,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为我校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保驾护航。